常言道,“吃人参不如睡五更”睡眠对一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!
认识失眠
《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》显示:我国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,44%的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,60%以上的青少年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。失眠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,如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、认知障碍、抑郁焦虑症等。
什么表现称为“失眠”
在中医理论中,失眠被称为“目不瞑”、“不得眠”、“不寐” 等,是指对睡眠时间和(或)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。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:①入睡困难(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); ②睡眠维持障碍(整夜觉醒次数≥2次); ③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(通常<6.5小时);④伴有日间功能障碍。主要包括疲劳、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障碍,情绪低落或易怒、躯体不适、认知障碍等。中医治疗失眠有“绿色疗法”
1针刺治疗
《灵枢》云:“凡刺之法,必先本于神”,“医者善于调肝,乃善治百病”;
《冷庐医话》云“百病皆属于郁”,可见治疗神志类相关疾病应善于调神疏肝。
“疏肝调神”针灸术:以“疏肝理气,调心神”为治疗原则,选取肝经或与相关的穴位及督脉穴位,以治疗疾病,达到安神定志的作用。
治疗现代医学中的神志疾病,常与头部穴位配伍用于治疗神志病。现代神经生理学认为:大脑额叶皮层对情绪的调节起到重要作用,针刺头部穴位可加强海马与额叶、顶叶之间的功能连接,起到疏通气血,改善脑部循环,调节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。
2耳针疗法
耳针疗法是以毫针、皮内针、揿针等,刺激耳部特定部位,预防、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,人体十二经脉均循行分布于耳廓周围,耳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接,刺激耳穴有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、防病治病的作用。
现代医学也证实了耳针的科学性,研究表明,耳廓的神经丰富,与全身有着密切的关系,刺激耳穴可以兴奋多种感受器,传递各种感觉、冲动至脑干,从而对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、机能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。耳甲腔是迷走神经浅出的部位,能够直接兴奋副交感,来拮抗交感神经,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耳迷走神经刺激疗法(taVNS),有诸多临床实践证明耳穴刺激能有效地改善睡眠障碍。3精灸
精灸技术是采用小米粒大小的艾灸炷,置于穴位上燃烧以治疗疾病,因其热力集中、透热迅速、刺激量大,一壮可达到普通麦粒灸2-3壮之效,取其精而效验,称其精灸。该灸法有激发人体正气、补阳的功能。失眠可取四花穴、引气归元、涌泉。
4放血疗法
放血疗法古称“刺络”、“砭石法”,今又称“刺络刺血疗法” 、“刺络疗法”、“放血疗法”,是以特定的针具刺破人体特定穴位,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。
失眠可选取心俞、肝俞刺络放血,可疏肝解郁,清心安神,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。
来源:针灸推拿学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