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晋城市康复医院官方网站
电话:0356-2698601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医学动态 > 从鼻饲到自主进食:一位延髓梗死患者的吞咽康复之路
从鼻饲到自主进食:一位延髓梗死患者的吞咽康复之路
浏览次数:71  次    添加时间:2025-07-21 16:14:49

吞咽障碍是延髓梗死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摄入。今天,我们分享一位延髓梗死患者的康复故事,看看他如何从依赖鼻饲管到完全恢复自主进食,重获“吞咽自由”。

患者因延髓梗死入院,入院时存在严重吞咽障碍,无法经口进食,需依赖鼻饲管维持营养。入院后行吞咽造影检查(VFSS),结果显示: 

 · 环咽肌不开放,导致食物堆积在咽喉部,无法进入食管。

  · 进食安全性差,存在误吸风险。


第一阶段(入院初期):间歇置管替代鼻饲

由于环咽肌功能障碍,传统鼻饲管长期留置可能增加反流和误吸风险。医疗团队决定拔除鼻饲管,改为间歇置管(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,IOE),仅在进食时置管,减少对咽喉的刺激,同时鼓励尝试经口进食。

治疗1周后:  · 可经口进食100-200ml糊状食物(如米糊、果泥)。  · 液体摄入仍需间歇置管,避免误吸。

✅第二阶段(治疗2周后):逐步减少管饲,提高经口进食能力
 在吞咽治疗师指导下,患者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(NMES)、吞咽手法训练(如门德尔松手法)、球囊扩张治疗及摄食训练,逐步调整食物性状。

治疗进展:  

· 可进食普通质地食物(如软饭、碎菜),无需特殊加工。 

· 可经口进水、服药,不再依赖管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