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晋城市康复医院官方网站
电话:0356-2698601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中医针灸 > 中医针灸三科
中医针灸三科
浏览次数:3465  次    添加时间:2022-04-18 11:39:57

      中医针灸三科坚持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,以中医特色治疗为手段,依托医院强大的现代医学科技水平和先进的医疗设备,走中西医结合之路。大胆求索,开拓创新。做到科有专病,病有专术、人有专长。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。

一、科室设备:

科室拥有多功能腰椎牵引床、颈椎牵引椅、低频理疗仪、中频治疗仪、脉冲电针仪、红外线治疗仪、微波治疗仪、艾灸床等众多设备。

二、治疗病种:

      本科治疗中医内、外、妇、儿常见病、多发病;风湿性疾病;精神类疾病;疼痛性疾病。

      疼痛类疾病:治疗颈椎病、落枕、肩周炎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炎、肩周炎、腱鞘炎、强脊炎等疾病。

      神经、精神类疾病:治疗头痛、眩晕、失眠、面瘫、耳鸣耳聋、失眠、焦虑症、抑郁症、癫狂、中风后遗症、小儿脑瘫、颞颌关节紊乱等。

      男、妇科疾病:男性前列腺炎、前列腺增生、睾丸炎、附睾炎、男性不育、阳痿、早泄等性功能障碍;月经病、带下病、产后病、不孕等妇科疾病。

      内、儿科疾病:胃炎、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,支气管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,冠心病、高血压、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。

三、特色治疗:

      热敏灸、督灸、隔物灸,开窍醒脑针法、鬼门十三针,中药定点介入,膏药外敷、穴位埋线等新技术、新方法。

 

专家简介

武凌锋,副主任医师,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委员,中国针灸学会高级会员,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理事,中华国医经方高级研究员,从事中医近二十年,曾在武警总医院、海南省中医院进修。系统学习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创建的“醒脑开窍”针法,临床中践行石学敏院士倡导的“针刺手法量学”,使中医精华和现代科学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结合点,对中风后遗症,眩晕,头痛,失眠、焦虑精神神志类疾病,颈肩背腰腿痛等疾病的治疗有了全新疗效,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、胃肠道疾病、月经病、带下病等妇科疾病、男性前列腺炎、性功能,不孕不育等生殖系统疾病、皮肤病有独到见解。先后在《临床医药文献》、《世界睡眠医学杂志》、《光明中医》、《家庭医药》等医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。


经典案例

案例一:

祁某某,女,46岁,初诊日期:2020年11月24日。

主诉:情绪低落6年,加重伴自杀倾向3年。

现病史:患者于2014年因与丈夫吵架极度生气后出现情绪低落,伴苦恼忧伤、胡思乱想,入睡困难,容易醒,常做噩梦,遂就诊于我市多家三甲医院,诊断为“重度抑郁症、严重失眠”,给予口服舒乐安定片1mg(1片)或佐匹克隆片7.5mg(1片),能睡3h,容易醒,噩梦连连。2018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,诊断为“重度抑郁症、焦虑症,严重失眠”给予服用氯硝西泮片2mg(1片),并给予黛力新10.5mg,早晚各1次(共2片)或百忧解分散片20mg(1片)晚上服用,夜间能睡3~4h,仍容易醒,夜间噩梦连连。家属反应2018年后有多次自杀行为,均未遂。 

刻下症:严重失眠,夜间多梦,噩梦连连,不服用药物则彻夜不眠。气短,喜长出气,心中烦,夜间加重,口干,无口苦,纳可,大便正常,1~2次/d,成形。查体:体形偏胖,舌质红,光亮,无苔、布满横裂纹,脉弦细。

诊断:

中医诊断:不寐,阴虚火旺,心肾不交证。

西医诊断:1)严重抑郁症,2)严重失眠。

治则: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。

方用黄连阿胶汤,配合“醒脑开窍”法、“鬼门十三针”等针刺方法治疗两周后停用氯硝西泮、黛力新等西药,入睡快,无多梦,心中烦已愈。继续治疗两周后,患者夜间能睡眠8~9h,无梦,醒后精神佳,诸症消失,较前判若两人。

 

案例二:

王某某,男,67岁,初诊日期:2021年01月13日。

主诉:四肢震颤5年,加重伴站立不稳1年。

现病史: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出现右手震颤,逐渐四肢震颤,伴迟钝、构词不清、不会计算、记忆障碍,多次就诊于“我市某三甲医院”、“郑大一附院”、“北京安定医院”诊断为“帕金森综合征、心脏支架术后、冠心病、高血压3级(极高危)、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、隐形梅毒”,1年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“慌张步态”、站立不稳,就诊我科。

查体:体形中等,舌淡红,苔薄黄,脉弦细。

诊断:

中医诊断:痴呆症 肝血不足、虚热内扰、血不养心证。

西医诊断:1)帕金森综合征、2)心脏支架术后、3)冠心病、4)高血压3级(极高危)、5)颈椎病 颈椎间盘突出症、6)隐形梅毒” 

治则:养血安神,清热除烦。

方用酸枣仁汤合泽泻汤、苓桂术甘汤,配合配合“醒脑开窍”法、“鬼门十三针”等针刺等方法,治疗四周后“慌张步态”、站立不稳等证基本消失,后继续治疗两月后“慌张步态”、站立不稳,四肢震颤等证均愈。